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模范
学习楷模精神 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践行者
来源: 乌兰察布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2-05-19
   
   2022年4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董鸿儒同志“北疆楷模”称号。5月6日,兴和县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5次集体学习会,进一步学习弘扬“北疆楷模”董鸿儒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践行者。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董鸿儒“北疆楷模”先进事迹发布会视频,并邀请董鸿儒现场讲述第一代务林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艰苦奋斗42年的传奇故事。会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董鸿儒为榜样,汲取奋进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大美兴和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从18岁到80岁,为了一个绿色的梦想,你筚路蓝缕,当起‘塞上愚公’,不信天,不认命,苏木山写就了你的传奇人生,种了一辈子树的你,就是一棵不老松,伟岸挺立,坚强不屈。”这是给“北疆楷模”董鸿儒的致敬词。
   
   1956年兴和县为了保护和绿化苏木山,在这里设立了护林站,先后委派的多名护林员皆因条件艰苦“逃”下了山。 
 
   1958年10月,18岁的董鸿儒惜别新婚妻子,早晨背着行李出发,在傍晚时终于爬到了“挂”在半山腰的护林站,独自步行来到距县城80里外的苏木山当起了护林员。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但这一来,就是一辈子的守护。
   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摸索之路。尝试种杨树?不行!桦树?不行!杏树?不行!榆树?还是不行!拼死拼活、呕心沥血地栽种了一批又一批树苗,换来的竟是枯黄,得来的尽是失望……
    直到1964年,董鸿儒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他兴奋不已,但仍不敢贸然种植。后来,他听说河北有个林场跟苏木山自然环境差不多,那里种植华北落叶松成功了,于是董鸿儒就去考察学习,并买回8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进行育苗。当年9月份,精心培育的树苗根系发达、苗茎粗壮,就这样,苏木山林场华北落叶松育苗成功了!
图片
   正值秋季造林,大家趁热打铁将树苗种植下去。第二年春天,绿油油、齐刷刷的小树苗冒了出来。“活了!”“成了!”董鸿儒和工人们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经过多年奋战,到1980年,苏木山林场累计栽植华北落叶松10万亩,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
    兴和县园林服务中心主任刘扬说,作为园林建设一线的党员干部,要传承和发扬“北疆楷模”董鸿儒先进事迹,立足本职岗位,全力做好园林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高绿化品质,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2年4月2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董鸿儒同志“北疆楷模”称号两天后,兴和县委、政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活动当天,兴和县400余名干部职工共栽植樟子松2000余棵,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一棵棵“新绿”为兴和大地披上新装,为生态建设增添绿色动能。
图片
    兴和县鄂尔栋镇胜利营村委会支部书记梁宝山表示,董鸿儒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他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转化成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爱党为党、服务人民的政治品格。
    兴和县还组织成立了“北疆楷模”董鸿儒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团,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广泛开展宣传宣讲。乌兰牧骑以董鸿儒为原型改编创作了大型东路二人台剧《苏木山》并进行巡回演出,推动“北疆楷模”董鸿儒先进事迹走近群众、深入人心。
    如今的苏木山,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有林面积达到20.5万亩,以华北落叶松为主的树木3000多万株,连绵覆盖几十个山头,形成壮阔的绿色海洋;森林覆盖率达到74.8%,盛夏平均气温19.9摄氏度,负氧离子可达每立方厘米58000个,被誉为“天然氧吧”。这里也是动植物栖息的天堂,有野生植物530余种,各种鸟类、野生动物150多种,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苏木山也成为了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苏木山每年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67亿元。苏木山脚下的卢家营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每年就业增收2万多元。此外,苏木山平均坡度在45度以上,良好的地势生态环境,使它入选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健走基地、内蒙古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采集地,并相继举办了2017、2018“中国健身名山·苏木山登山节”、中国国际露营大会、苏木山徒步穿越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深入推进生态植被恢复治理,用饱满的热情和有效的行动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好大美兴和生态环境的守护人。”兴和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朱海龙说。
    出门见绿,开窗即景,处处青山绿水。如今的兴和,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福祉,兴和县成功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编辑 赵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