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道德模范
【榜样在身边】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塞北愚公”董鸿儒
来源: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07

  董鸿儒,男,汉族,1939年6月生,内蒙古兴和县人。1958年2月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苏木山林场原场长,1999年退休。

   

  他用42年如一日的坚守开拓荒岭、植树造林,带领林场职工,把荒山秃岭治理成松涛草海、花香鸟鸣、泉水叮咚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如今的苏木山拥有20.5万亩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4.8%。

     

  一颗红心献祖国  背井离乡战荒山

  建国初期,苏木山是一片荒山秃岭。1956年兴和县为了保护和绿化苏木山,在这里设立了护林站,先后委派多名护林员,皆因条件艰苦“逃”下了山。

  1958年,年仅19岁的董鸿儒惜别新婚妻子,背起行囊,独自步行来到距县城80华里外的苏木山当起了护林员。初到护林站,只有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屋,一盘冰凉的土炕、一个风箱和布满灰尘的破木盖下扣着一口锈迹斑斑的铁锅。门外,满目是贫瘠的山坡,连山脚下的那座村庄也是“多见石头少见人,石垒房舍四面风”。这一来,开启了董鸿儒42年如一日的事业,也开启了对苏木山一辈子的守护。

  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鸿儒狠下决心把家搬到“鸟不拉屎”的苏木山上,栉风沐雨的那些年,因为交通不便、缺医少药,董鸿儒的三个孩子先后因生病救治不及时而不幸夭折…

  艰辛探索绿化路  天道酬勤始成事

  1960年,经自治区林业厅勘察设计,苏木山林场成立。从此董鸿儒和首任场长赵守礼两个人担任起造林的重任。

  几十年,董鸿儒和工人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往山上背,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装满70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背负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爬到15里的地方去种植,而且每天要往返两三次。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出了伤痕,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就这样,全场职工经过一个个寒来暑往地奋战,栽植的华北落叶松渐成林海。 
  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董鸿儒的付出得到组织的认可,1987年他被提拔为县林业局副局长,1994年12月又当选兴和县政协副主席。然而,他主动找到县委,要求继续留在苏木山,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荒山披绿装。半个世纪过去了,他毛头小伙到霜染双鬓,把一生献给了苏木山。

  浩瀚林海成胜景  “塞上愚公”扬美名

  1999年,60岁的董鸿儒卸任了林场场长一职。此时的苏木山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4.8%,浩瀚林海,松涛如潮,有“塞外小兴安岭”美誉。如今,苏木山主打森林品牌,已成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和乌兰察布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十年来,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700余万元,带动周边近300户农民户均增收2万余元。苏木山已成为兴和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全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和支撑产业之一,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春华秋实!40多年间,董鸿儒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感动内蒙古10大人物”等荣誉称号,202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北疆楷模”荣誉称号,同年入选第八届自治区“道德模范”。(编辑:郝晓娟)